近日,一则“酸菜馅正大包子吃出抹布”的视频引发热议。当事人牛女士称其在正大食品旗舰店购买的一款酸菜口味包子中,吃出了类似于抹布的东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关系着千家万户,关乎所有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领域,却成为老生常谈的线年的“麦当劳旧货换新装食材掉地上继续用”,到今年的“土坑酸菜”,十余年间,在央视“3·15晚会”上,食品安全问题从未缺席,给大众的印象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每起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少不了网民和媒体的口诛笔伐,也少不了相关责任人的道歉,但类似问题却屡禁不止。究其根本,面对庞大的市场利益,总有个别不良商家不惜突破底线,昧着良心去伤害众多购买的人的身体健康。
面对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受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企业管理上的水准、消费结构水平、法治建设水平、诚信道德水平等因素制约,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虽有向好趋势,但仍不容乐观,一些违法违规顽疾未能得到根治,很多问题时有发生。根据公安部公开信息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嫌疑犯1.3万余名。
违法成本低,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强化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惩治和震慑应引起重视,对食品安全问题须用重典、下猛药。近日,四川省成都市一火锅店老板因反复回收利用废弃火锅油脂销售长达19个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销售额达137.6万元,被成都市高新区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经审理,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罚金260万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376万元。
十年刑期加上1000多万元赔偿,被告人算得上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当处罚远大于收益时,可以在每个人的心底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有效预防不法行为发生。
要想让食品更安全、更令人放心,必须加强完善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2021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食品安全标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规定,旨在促进饮食业健康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此外,生产者和经营者切实承担各自责任,消费者学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执法者进一步强化检查和监督管理力度,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路径。当生产、流通、消费、监管所有的环节都被戴上“紧箍儿”,食品安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