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太和镇耿屯村第一生产队的知青宿舍,一群年轻人在议论着他们的同学吴献忠。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女知青吴献忠也迎来一个好消息,上级推荐她上大学,清华和北大能随意挑选。
只需要她按照程序,递交一份申请书,就可以离开农村,走进象牙塔,坐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深造,毕业之后,就能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前程灿烂辉煌。
可是,她一听说可以回城上大学,却连连摇头,对村干部说:“这个名额让给别人吧,我坚决不去!”
那时候的农村,苦得超乎想象,很多农活都是需要用原始的农具去做,赤日炎炎能把人的皮肤晒得脱一层皮。
干活累了,连洗澡的卫生间也没有,即使你再讲究,身上也总是残留着一股汗的味道,难闻极了。生活也很苦,一年到头难得吃几次肉,不是过节的话,只能吃高粱面窝头,吃白面也是奢望。
头脑正常的知青,做梦也想回到城市,每当有回城的机会,大家会动用所有的资源,不顾一切代价去争取。
别说是那时候,就是放到现在,上清华北大,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可是,这个吴献忠,遇到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却主动放弃,怎能不让她的同学议论纷纷?
吴献忠原本是抚顺市第十中学的学生,她一岁半的时候就能唱《大海航行靠舵手》,2岁多的时间开始认字,3岁时会背诵主席语录。4岁的时候,能把《选集》中的文章倒背如流,引得街坊邻居甚至很远的地方的人登门现场观看。
当然,大多数的神童,小时候特别聪明,但是长大了就会退化,变成跟普通孩子一样稀松平常,就像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笔下的神童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我们的主人公吴献忠不然,她的父母得知女儿如此聪明,就悉心培养。
那时候,很多书是看不到的,父母就动用各种资源,到处借书给她,让女儿背诵《唐诗》《宋词》,读高尔基的名著《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上学之后,吴献忠又遇到了优秀而尽责的老师,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每次学期结束的时候,她总是会获得学校奖励。家里的墙上,贴满了“三好学生”的奖状。
吴献忠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有文艺细胞,她的嗓音圆润,音域宽广,歌声动听悦耳,像百灵鸟一样。每次演唱革命歌曲,或者是现代京剧,老师总是将她放在前排,让她领唱。
她还有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不但是课代表,还是班长。老师有事的时候,让她在班里负责课堂秩序,她会让学生们专心写作业,课堂鸦雀无声。如果就这样下去,吴献忠绝对是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前途无量;不是成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会成为一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
为什么伟人要这样提倡?一是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可以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体验农民生活,接受再教育,在广阔天地得到锻炼。
当时,她还在上初中一年级,年龄尚小,上级也不提倡,班主任张老师好说歹说,让她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初中毕业后,不满十六岁的吴献忠十分激动,她担心自己不存在这样的机会,第一时间写了申请书,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把名字也改了。她在学校的时候,名叫吴凤琴,为了到农村去,吴凤琴没有跟父母商量,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吴献忠”,意思是向伟大领袖献出自己的忠心。
班主任一见,也感动得不得了,为她争取到了下乡的名额。终于,吴献忠戴着大红花,背着行李,跟同学们一起,坐上汽车,踏上了去农村的路。
路上,这些孩子们情绪激动,他们经过的地方,歌声飘荡:“大哥哥,戴红花,就要离开了家,爸爸送他毛主席的书,妈妈送他锄头一把……”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当大官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读书的孩子走上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上山下乡”,他们都是自愿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做各种农活,建设乡村或者去保卫边疆,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知青”。
可是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理想那么丰满,现实如此骨感,下车之后,他们看到的是满目荒凉。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新鲜感,很快这种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拔凉拔凉。
还有,农村没有澡堂,干活累得浑身是汗,洗澡只能就着澡盆在院子里洗,男孩还好办,女孩子可就作难了,只好偷偷摸摸在屋里洗,洗的时候还要女生在外面放哨,防止有人偷窥。
而这里个别的农民,喜欢在野外解手,在野外洗澡,作为女生一不小心就撞见,整天提心吊胆。
吃的方面也难以习惯,农村的生活实在太苦了。几乎一天三顿是粗茶淡饭,不是高粱面,就是玉米面窝窝头,白面馒头只是偶尔可以吃。
吃的菜里,基本上没有一滴油,那时候农民烙饼的时候都舍不得倒油,是用筷子蘸的。至于吃肉,不是中秋节和端午节和春节,一般是吃不到肉的。
知青的生活稍微好一点,但是十天半月也难吃上一次,吃肉的时候大家会奔走相告,说要“改善”了。
那时候物质贫乏,农村的商店买不到化妆品,洗脸的时候只有肥皂,条件稍微好点的,可以买香皂,润肤品根本看不到。至于防晒霜,更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
不到一周,女孩们娇嫩的脸蛋就变得黑不溜秋,纤纤玉手也像砂布一样粗糙。下乡不到十天,很多女孩激情退去,开始哭鼻子想家,吵闹着要回去(当然是根本不允许回去的)。
吴献忠根本就没有动摇,这个倔强的女孩,早就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她的表哥就是下乡知青,早就把乡下的情况讲过无数次了。
她在日记中写道:“在社会主义中国,农民和工人是平等的,亿万农民伯伯为城市的人默默奉献,洒下他们的汗水,养活了成千上万的市民,我们为何不能在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
她不但自己没有后悔,还劝说自己的同学:“城市和农村差距越大,我们现在的生活越苦,越是说明主席他老人家英明,说明知青下乡很有必要;也说明我们应该在这里奋斗。”
其实在农村里的生活的最大挑战,不是吃的、用的和住的不习惯,干农活才是最难的一关。
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基本实现农村机械化的,在此之前,大多数地方还需要用原始的农具,比如深翻土地的时候,需要用铁钎和锄头,一下子一下子翻。
在脱粒的时候,同样需要用工具协助。收获花生的时候,也是如此,要用锄头一下一下刨。
那时候,农村没有自来水,挑水都是到井台上一桶一桶往外提,然后再用肩膀挑回去。
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男孩子都受不了,女孩子要不了十分钟,手上都会磨出血泡,刺破的话疼得钻心。一天劳动之后,大家全都疲惫不堪,饭都不想吃,脸也不想洗,一头扎在被窝里,一觉睡到天亮。
没有一个同学不畏惧,没有一个同学不想回去,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因为返城之路遥不可及说实在的,绝大多数知青是被动改变的。
吴献忠则是积极主动接受挑战,不但咬牙挺了过来,还主动早出晚归,向农民学习各种技术,决心成为真正的农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之后,她熟练掌握了点种、割麦子、除草、收粮等多种技术,干活的速度遥遥领先同学们,即使一些男知青也没法和她较量。
不仅如此,当同学们想方设法申请回去探亲的时候,吴献忠却心静如水,从来不去那样做。扎根农村9年,3285个日日夜夜,她也想念父母,也想回到他们身边。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话,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已经真正把农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农民,忘记了自己城里人的身份。
有了收入之后,别人都会拿钱去买化妆品,买好吃的,买好看的衣服,吴献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甚至连洗衣服都舍不得买,更别说买化妆品了。她会拿这些钱,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户,给买不起文具的孩子买书包和图书。
她还在村里办了一个图书馆,免费让大家看书。她甚至在业余时间,不顾劳累教村里的大叔大婶学文化。
对于吴献忠的奉献,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乡亲们把她当做自己的亲闺女,记者将她的事迹写成文章发表,政府授予她“铁姑娘”和“先进标兵”称号。
1972年9月,一个好消息传来,组织上让吴献忠回城上大学,北大和清华随便挑。
需要指出一点,那时候大学招生都是各级组织推荐,而不是通过考试。推荐上大学的标准,成绩不是第一位,首先是看你的思想红不红,表现好不好。
说实话,上大学是人梦寐以求的,那样的话就有了理想的工作,端上铁饭碗,告别农村的生活。为了争取这样的机会,知青家长费尽心机,有个别女青年不惜牺牲自己的第一次。
然而,吴献忠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却丝毫不动心,让给了别人,大家才说她太傻。
其实吴献忠一点也不傻,她在日记里写道:“雷锋甘当革命的傻子,我为何不能?他们说我傻就说吧,当这样的傻子是我的荣耀。”在大会上,吴献忠慷慨激昂地说:“我的理想是‘甘愿吃尽天下苦,乐把青春献人民’。”
她真诚、炽热的宣言感动了那个时代无数人,更成为一代知青的偶像和标杆人物,许多报刊都将她的故事登出来宣传,她顿时成为知名先进人物,到处作报告,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时候,也有人怀疑,吴献忠这样做,是为了获取更大好处。当年有个叫邢燕子的女知青,就是扎根农村,干出成就,担任了天津市委书记。
吴献忠听了很是生气,为了打破谣言,她做出惊人举动,宣布与一个农村小伙子结合,要成为农民的儿媳。这一来,谣言自然平息了,但是还没有等她结婚,在1977年吴献忠因为发表了一些言论被关进监狱,一关就是三年。
没想到,吴献忠初心不改,她坚定地说:“我曾经发过誓要扎根农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能食言。”
吴献忠为了表明了自己扎根农村的决心,再次选择一个农村小伙为对象。没想到对方另有所图,希望利用她“农转非”,落户到城里。
最终,这段功利性的婚姻还是无果而终。受到打击的吴献忠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一门心思干事业,投身饲料和养殖业,最后开了一家食品公司,自任董事长。
由于吴献忠是个名人,以讲诚信出名,客户络绎不绝,接不完的订单,公司业绩令人羡慕。如今她已经年迈,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后悔,反而以自己曾经是知青为荣。
她告诉身边人,人生最大的收获,不是得到了多少功名利禄,而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无愧于心,活得充实,活得坦然。
对于她的追求,你也许并不赞同,但是我们每个人活着,不都应该做到追求理想,问心无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