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之后从纸巾盒里抽一张纸巾擦手已经是人们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了,但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刘芳菲却不这样,她总是优雅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漂亮的手绢用来擦手,此举并非是缘于“淑女风范”,而是因为刘芳菲正在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推进她的“芳菲绿色手绢计划”。
不要小看从纸巾到手绢的这个细微的差别,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统计,每两人如果每天各使用八次手绢代替纸巾来擦手,一年就可保护一棵20年树龄的大树,吸收60公斤二氧化碳,增加1吨氧气的释放,固化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排放的污染物。
也正是因为这个环保项目,刘芳菲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当天刚一见面,她就拿出“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新款手绢送给记者说:“平时尽量少用纸巾,多用手绢吧,干净、环保还方便。”
刘芳菲表示,这个公益项目已经做了3年。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铺天盖地的海报,但是她已经看到有些人群因为自己推进的公益项目发生的变化。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这是她创立之初想要的。为了这一个项目,她曾少有地托人转发与之有关的微博,打破了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愿意与媒体聊一聊,她和记者说:“这一个项目的诞生不是为了我自己。可是做这个环保项目,又确实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所以我一度也很矛盾。但是现在,我还是决定克服心理障碍,出来为我的公益活动站台。我觉得人来到这样一个世界不应该只是消耗地球的能源,而是为这样一个世界留下些有益的东西。”
对于手绢,大家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使用过。妈妈还会在手绢上绣上孩子的名字,小朋友们还会玩“丢手绢”的游戏,可是慢慢随年纪的增长,手绢就像“童稚的孩子气”一样,慢慢地消失了。可是,刘芳菲将这一习惯保持到了现在。“如果你常常使用手绢就会发现,在国内很难买到手绢。可是资源匮乏的邻国日本却是手绢大国,每一个大型百货商店租金最贵的一楼一定有一个手绢柜台,我以前使用的很多手绢都是日本朋友送的。”
没想到,对于手绢的偏好促成了刘芳菲的一个环保项目。要做绿色手绢的想法,源于2011年赴联合国环境署主持一个论坛,刘芳菲对记者说:“论坛是在肯尼亚的内罗毕举行的。在与联合国环境署的人一起吃工作餐聊天时,我就想自己能为环保具体地做些什么。我自己一直在用手绢,可以呼吁更多人使用手绢,减少一次性纸巾的消耗,回归绿色生活,保护树木。”
回国后,刘芳菲亲力亲为,考察胶东半岛的纺织品工厂,了解到那里生产的手绢几乎都是做外销的,没有国内销售。于是,刘芳菲决定自己做手绢。联系厂家,亲自参与手绢图案的设计,就这样,“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在2012年夏季正式诞生了。
这几年,刘芳菲带领团队做了很多公益活动,包括手绢文化的推广、为自闭症儿童家庭义卖、植树、去希望小学为孩子们发放手绢等等。她说:“我的同事在做公益项目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经济落后,很多孩子从来就没见过手绢。于是,我们把手绢和其他文具等一起送给那些孩子,他们看到手绢后都十分喜爱。我希望手绢可成为他们成长记忆中的一部分,在他们的生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哪怕是一点点,也是一种环保理念的传承。”
成人的习惯很难改变,相比之下,孩子就容易得多,所以刘芳菲希望这个计划“从娃娃抓起”。“芳菲绿色手绢计划”正在推广手绢进校园活动,她们联系有能力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加入其中,把手绢带入校园,养成孩子们从小使用手绢的习惯。“不过,我有我的担心,好像一说买手绢,就成了商业行为,就不公益了。所以,我希望有更多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购买手绢,再把这些手绢送给需要的人,这就叫善款做善事吧。”
说起推广“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刘芳菲笑说她先从“自己人”下手,“我推广手绢,他们支持。之后看见朋友没用,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
就这样“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将十几万条手绢带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一个数字让联合国环境署的官员也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当年饭桌上的一次讨论变为现实。感动之余,他们专门为刘芳菲算了一笔账—每两人如果每天各使用八次手绢代替纸巾,一年就可保护一棵20年树龄的大树,吸收60公斤二氧化碳,增加1吨氧气的释放,固化掉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的碳排放。对局部地区的降温降尘、增加降雨量都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对环保的贡献,2013年联合国防止沙漠化公约组织授予了刘芳菲“旱地亲善大使”的荣誉。
三年下来,“芳菲绿色手绢计划”有了微博、微信,也有了淘宝店。而刘芳菲作为“老板”,却是有投入没收入,不过她表示,要把这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下去,离不开经营。
“很多人都觉得公益就该你免费给我,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刘芳菲说每年会有专业的审计公司来审核项目账务。虽然自己一分钱不要,可是不能不给工作人员发工资,支付各种制作成本等费用。这些还要有利润来平衡的。如果都是赔本赚吆喝,公益活动恐怕也难以为继。刘芳菲说在她的微博中,经常有人留言希望可以得到赠送的手绢,这让她很为难,“我在做公益的同时也一定要考虑如何让这个团队继续存在。”
刘芳菲说开始自己一厢情愿地不做利润,结果运转下来连生产定金都没有了,团队的人发不了工资。这让她深刻地认识到公益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于是,“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运转方式是一方面做公益,一方面做经营,类似国外的社会企业—创办者投入成本而不支取利润,说及此,刘芳菲和记者说,他们还曾接到来自国外的订购。
而在南京的一次绿色手绢义卖活动中,刘芳菲的团队收到了假钞。那次活动是她们义卖手绢筹钱给自闭症儿童家庭,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发现收到了多张假币,大量一百元的假钞用于购买手绢,不仅拿走了手绢,还带走了找还的零钱,“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还有的人,他们干脆提出,你们既然搞公益,干脆把手绢送给我好了。所有走在公益道路上的人都不容易,非常需要有忍耐力、韧性,困难也好、质疑也好,都需要去面对。”
“芳菲绿色手绢计划”团队并不大,雇佣太多人,意味着更多的支出。不过,别看团队人不多,但他们的帮手并不少。因为会有很多不同业界的大腕儿义务助力她们的活动。
“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公益设计师团队中包括当今中国最著名的一批时装设计师—郭培、罗峥,以及著名歌手,现已转型为艺术家的艾敬、“东北虎”董事长张志峰先生等。他们的设计款《家呢》、《珍爱》、《love》、《三月桃花》等手绢深受欢迎。为了小朋友,刘芳菲想开发一款儿童图案的手绢,她寻找自我的好朋友、同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月亮姐姐,于是,一款名叫《拥抱未来》的儿童款手绢诞生了。刘芳菲说:“每次把我们的手绢拿出来展示,都是惊叹连连。大家都说没想到手绢会这样漂亮。而每年,芳菲绿色手绢计划都会邀请新晋艺术家设计新款。最近邀请的是来自宝岛台湾的设计师潘怡良和富有才华的王培沂。”
活动的LOGO、主视觉画面由著名的智立方团队义务设计,设施齐全的办公室则来自一位环保人士免费出借,这些不大但很实际的支持让刘芳菲和她的团队很受鼓舞,也让她们发现,很多人愿意为环保奉献。
在推广“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过程中,有很多热心企业、个人购买手绢,然后再送给孩子和需要的人。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中不乏著名企业—新浪、微软、奥迪、华侨城刘芳菲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举起手绢扬着的笑脸,看到朋友们给我留言,说愿意去做志愿者,希望能为我的环保项目多尽一份力时,我特别感动。觉得漫长的公益之路上,自己并不孤单。”多位著名歌手、主持人都曾为“芳菲绿色手绢计划”拍摄寄语,欧阳夏丹、朱军撒贝宁孟非、李健、阎维文、吕薇等。“人们活着不该是为了眼前的一些虚名,而是为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如果因为我,这世界多了一些绿色,我就会觉得我的生命有意义。我不想自己的一生只是消耗地球上的能源,而毫无感恩之心。”
做公益如果只是出钱不出力,那就再简单不过了。但是作为“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发起人,这一个项目占用了刘芳菲很多时间和精力。从手绢的图案、面料、打样、质量以及活动的推广都需要她亲力亲为。
“公益和工作,这是两条可以并行的线,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自己做的这个公益项目,两者之间不会干扰。”刘芳菲在央视目前做的节目是《文明之旅》,这是个高端文化访谈节目。来上节目的很多专家对“芳菲绿色手绢计划”非常认可,常常会主动请缨,希望能帮忙做些什么。而遇到熟悉的专家,刘芳菲还会主动请人家帮忙传播,“以前我觉得跟人家说自己的什么事,比如转发条微博什么的,都特别不好意思,可现在为了芳菲绿色手绢计划需要发出声音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说出来。 ”
不过,明星做公益也是双刃剑,一方面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关注这个公益项目,另一方面,明星们也往往被质疑“沽名钓誉”。对此,刘芳菲非常坦然。“这一个项目,我们默默而又实实在在地做了三年。因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人重拾手绢,有很多棵树木被保护,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大家可以坦然面对任何情况的基础。因为做这一个项目,我的生命更有意义,因为通过我的努力可以为这样一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嘉